最近看了「模仿遊戲」,這是介紹二次大戰時,英國為了破解德國的軍事機密,而成立了一個小組,這裡面有許多數理天才、專家以及決報紙上字謎的高手,
 
主角是被譽為「現在電腦之父」的數學家-圖靈,團隊中每個人都是解謎高手,然而在那個年代,完全沒有計算機與電腦的概念,都是徒手解謎。當許多人已經開始解謎時,發現圖靈專注於研發一個大機器,這個笨正的機器,有許多齒輪,轉動著數字來算數,算得又慢,又無法達成解謎的目標,因此,圖靈面臨被排擠與解除職務的窘境。當然,最後機器漸漸步入軌道,精準又迅速的解謎成果,超越團隊中的每一個人,證明了圖靈的堅持是正確的,這部電腦之祖,也是二次大戰提早結束的大功臣。
 
這部電影,讓我想到多年前一段往事,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中,曾經導入過「建構式數學」,許多學生與教學的老師搞不懂,為何要放棄原先的九九乘法表,而用愚蠢的累加法算算術,這樣的解題速度實在太慢了,如何在升學考試中與人競爭。我想,會有這樣想法的人,可能沒有寫過程式,早期的電腦語言並沒有太多現成的函式可以應用。因此,對於我們習以為常的乘法或三角函數,當年都要一一的用程式語法寫入,告訴電腦每一個步驟,在未完成程式之前,連一個簡單的題目都無法完成,績效為零。
 
所以,我們假設一個情境,有兩百個四則運算的題目,限時一小時內完成,分成兩組人,一組人用手算,另一組人則寫程式來解題。前半段,徒手計算的人可能已經解決了二分之一的題目,而寫程式的人員卻一題都無法完成解答。然而,一旦程式在時間內完成後,所有的問題將在一瞬間完全達到解答,而且還不需要再驗算。
 
我們常說「要贏在起跑點」,然而,好的開始也只是成功的一半,「贏在終點」才是最終目標,在解決問題時,能夠用創新的模式,來設計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,這才是創新思考的邏輯與目的囉。
arrow
arrow

    哥哥與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