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競賽系列的節目,除了上述的接班人與達人選秀競賽以外, 真的是如雨後春筍,目不暇給。也許有人會覺得換湯不換藥,看久了就麻痺了。但是,我倒是看得不亦樂乎,不斷地想看看,還有什麼新的產業與話題,能夠延續這樣的競爭模式。
2013年Discovery頻道影集 「The Big Brain Theory」,幾乎就是科技版的「誰是接班人」,16位擁有不同經驗,術業各有專攻的參賽者,每週將在30分鐘內為工程難題想出解答,並現場做出藍圖設計,得到最高評價的參賽者將成為隊長,隊長從其他的人員中,一一挑選隊員,在有限的時間與預算內,將藍圖付諸實現。同樣的公式,每週會有一人被淘汰,最後存活下來的大獎,就是能獲得令人興奮又獲利可期的WET公司(Water Entertainment Technologies)工程師職位。
這16個超級資優人才,從工程系大一新生到博士後研究生,各自術有專攻(航太工程、生物醫學工程、土木工程、機器人學等等),在看到裁判給予的主題任務後,開始繪製自己的解決方式,從每個人繪製的藍圖,可以看到每個的專業思考邏輯,從創意與可行性中,選出兩位隊長,隊長為了完成自己的藍圖,必須從其他人員中選出能夠完成專案的高手,同時善用每個人才的專長,一直到任務完成。每個階段,一樣都讓觀眾每個人都熱血沸騰,彷彿自己也在這科技資優生團隊裡。但是,專案執行的過程中,也讓人明瞭,為什麼說:「三個臭皮匠,勝過一個諸葛亮!」,當每個都是絕頂聰明諸葛亮,卻缺乏團隊精神時,任務還是無法達成的。
節目依然有仲裁者,每週三位,隨著任務不同,而會有不同專業的裁判來裁決專案的優劣, WET公司的創辦人當然是固定的裁判之一,他是贊助廠商,擁有決定權選擇他未來需要的最佳人才。
節目的角色與收穫:
16位一時之選的天才工程師,每週的表現,都活生生地呈現在各個企業老闆與人資部門的眼中,節目結束後,不論勝敗,總能獲得伯樂的青睞,也許獲得的Offer,還勝過節目中的大獎呢。
贊助商WET公司,也許在科技娛樂業,這是間赫赫有名的公司,但是,透過節目的贊助,讓大家對這家公司產生興趣,不僅可以從競賽中選才,也可以藉此節目的播出,讓更多看到此節目的各種專業人才投遞履歷表,獲得更多元的人才選擇。
至於觀眾的收穫,我覺得就讓大家好好思考看看你看到什麼囉!

 

arrow
arrow

    哥哥與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